433M射频信号海雾测报系统
技术特点
应用展示
漳州海域

方案先进性
1、技术先进

2、软件直观

3、部署便捷



应用拓展——高速公路、桥梁团雾监测
高速公路试验,准确反映道路天气情况

原理及特性对比



低密度布点大范围监测系统,能够解决海雾探测范围不足的关键瓶颈问题,为实现海雾的大范围实时精密监测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。
项目列入2019年国家气象局《气象观测技术发展引领计划
(2020-2035 年)》计划项目,项目研究成果列入综合观测司省级技术成果推广目录,获得中国、美国、欧盟、发明专利。已在福建、浙江等省市大面积推广,覆盖海域面积超30000平方公里,获得良好的测报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1、依据射频信号在雾区信号衰减原理开发
2、多参数定位,环境参数自动匹配,环境适应性强
3、每个站点分别具备收发功能,独立自组网、功耗低、稳定性高、覆盖范围大
4、运行稳定,准确率高,独有误差质控处理系统
一期工程分别在诏安、东山、漳浦、龙海沿海等地,红屿岛、兄弟屿、浯屿等岛屿以及漳浦外海的厦门号浮标(10米浮标)合计部署了海雾测试基站20台。覆盖海域约7200平方公里,软件系统部署在省大气探测保障中心,采用移动4G网络,系统已稳定运行5年,测报效果良好。
基于射频信号在雾区穿透时信号受海雾、距离、地形等因素衰减呈一定规律性,推算出海雾的强度和分布区域。
界面清晰直观,采集部署在站点的测雾仪信号进行分析计算,测算出海雾强度与落区。
可部署在海岛、海岸、浮标等地,根据实际海况部署,一般可选择距离20-100公里部署一台设备。
原理:LoRa测报技术原理–射频信号在雾区传输的衰减特性,对平流雾和团雾的测报效果一致。
©2021 广东地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12163号-1